在气候研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MJO”的最先发现者其实另有其人?近日,美国气象学会期刊《美国气象学会公报》(BAMS)上的一项研究指出,热带大气存在40-50天周期振荡的信号(后称MJO)早在1963年已由中国气象学界奠基人、北京大学谢义炳教授发现,而这个时间比目前国际已知要早了整整8年。该研究发表后立刻引起了国际气象学界的关注。
1971年,麦登(Madden)和朱利安(Julian)博士发现了MJO。后来,MJO也被命名为麦登-朱利安振荡。上世纪90年代中期,科学家进一步发现,MJO对热带气旋的发生频率具有显著影响,这对台风预报具有重要的指示性意义。
在近日BAMS上这篇名为《一篇1963年发表在中文期刊上的热带季节内振荡研究论文》(A Paper on the Tropical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Published in 1963 in a Chinese Journal)的研究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候动力学研究中心李天明教授、王璐博士和王斌教授等人指出,1963年谢义炳教授在一篇中文文章中指出,亚洲季风区存在40-50天周期的振荡,并且西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发生频率与40-50天变化的低层西风具有显著相关。李天明教授等人通过仔细分析历史探空资料和再分析资料,验证了谢义炳文章的结果。
据悉,BAMS是美国气象学会出版的旗舰杂志,其2018年的影响因子为7.281,在83个气象和大气科学类杂志当中排名第二。
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士、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George N. Kiladis教授称,该文章对了解MJO的研究历史很有帮助。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前主席、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William K.M. Lau教授称,该论文的重要性在于揭示了MJO就像科学上的许多其他发现一样,在其正式被命名很久之前就被其他人发现过,虽然当时并未引起重视。
http://epaper.zgqxb.com.cn/data/2018-04-10/C2018-04-10%E6%B0%94%E8%B1%A1%E6%8A%A503%E7%89%8801.pdf 20180410 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