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金针讲堂】蛋雕艺术——刀尖上的非遗我校2008届校友,著名蛋雕艺术家毕凯做客金针讲堂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6-12浏览次数:494

2018年6月1日下午,第273期金针讲堂在二代图书馆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期金针讲堂有幸邀请到我国著名蛋雕艺术家毕凯,我校应用气象学院优秀毕业生,为广大师生讲述蛋雕艺术和蛋雕的故事。

毕凯,1986年3月出生于山东淄博,海淀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蛋壳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受蛋俗文化影响,毕凯自幼酷爱手工雕刻,每逢寒食清明节跟随家人涂染彩蛋刮刻,后拜师单孟渤和袁家钊深入学习蛋雕。

自2008年起,毕凯在北京逐步推广蛋雕艺术,其镂空作品精致细腻、影雕肖像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

1.jpg

毕凯的蛋雕作品以鸡蛋壳影雕、鹅蛋壳浮雕镂空、鸸鹋蛋浅浮雕影雕、鸵鸟蛋浅浮雕镂空为主,他以蛋壳为载体把海淀地域风景、我国传统吉祥文化、气象科普知识、党建廉政文化等内容融入,雕刻细腻、艺术表现力强,对宣传文化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毕凯的蛋艺作品“冬奥风云”获2017年北京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银奖,“四大开国元勋和十大元帅”获2016国匠杯金奖,“江山如画”获2016年北京传统工艺美术大赛金奖,还曾登上《工艺美术家》美国IEAG杂志、英国《蛋壳艺术》(The Art of Egg Shell)等杂志。

2.jpg

此次讲堂,毕凯分三部分向师生讲解蛋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蛋雕艺术文化、蛋雕的传承、蛋雕的制作。

什么是蛋雕?蛋雕有狭义上的纯雕刻,也有广义上的雕刻。它有很多种技法,其材料也种类众多,比如鹅蛋、鹌鹑蛋、鸡蛋、鸽子蛋、鸵鸟蛋等等。不同的材料展现出来的艺术效果也不尽相同。

3.jpg

蛋雕艺术具有深刻的内涵意义,但蛋雕的制作过程需要高超的技术。毕凯为师生展示了他曾经的一个作品:“蛋生鹅,鹅生蛋”,蛋壳外部充分运用了镂刻技术,其内涵寓意了人生轮回。

接下来毕凯讲述了国外的蛋壳艺术,蛋壳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五千年前古埃及已经把蛋雕作为饰品陪葬。现在师生熟悉的蛋艺术多是复活节彩蛋,即在蛋上进行绘画。国外对彩蛋的兴趣颇深,而国内还认可度稍低。

4.jpg

蛋雕的历史传承颇为深厚。国内外都有不少蛋雕艺术家,而形式上却各有各的不同。中国对蛋雕更注重雕刻艺术,蛋雕是从蛋文化传承下来的,最开始是寒食节进行的一种活动,后来发展壮大,延伸出不同的艺术。

毕凯在蛋雕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不断学习,最终在蛋雕传承的艺术道路上越走越远。他还为师生介绍了特点各不相同的蛋雕艺术大师们。

最后是师生最感兴趣的蛋雕制作环节。优秀的蛋雕作品需要付出心力,但不必成为自身的累赘,可作为一门兴趣爱好。雕刻需要刻刀、铅笔、橡皮、模板尺、圆规等一系列的操作工具,在地摊上即可买到。雕刻前要把蛋液抽出,然后对蛋进行消毒以防坏掉变质。蛋液抽出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必拘泥一种形式。

理论总要与实践相结合,在讲述了制作方法,又细心回答了各位求知旺盛的同学问题之后,毕凯为师生具体展示了蛋雕的雕刻方法。具体的拿握姿势,谨慎的操作步骤……一步一步地教导之后,同学们也真正学到了关于蛋雕的知识和制作步骤。

5.jpg

蛋雕艺术同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本次讲座极大地启发了同学们关于蛋雕的兴趣,引导同学们积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传统文化,争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