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知名校友

知名校友

校友荟丨79级校友闵庆文: 农业文化遗产的守望者

发布者:孙宝仪发布时间:2020-05-26浏览次数:2144

作者简介:

闵庆文,1983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农业气象学系,硕士就读南京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院(1986.9-1990.7,导师冯秀藻教授),1983年-1996年南京气象学院农业气象学系任教,1999年4月中科院博士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资源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室主任、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第十四、十五届北京市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中央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委副主委兼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兼任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学咨询小组共同主席,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会执行主席,农业农村部全球/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生态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农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闵庆文(79级校友)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


  长期从事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资源生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与农业文化遗产等领域的研究。曾主持多项国家级项目,现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要生态保护地生态功能协同提升与综合管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闵庆文教授是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重要推动者,为推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中国农业文化遗产走向世界、促进农业文化遗产领域的国际合作、确立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一、二等奖各一项,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特别贡献奖”(2013)、“大地之子——2013中央电视台农业科技人物”(2013)、中国科协“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4)、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第十届薪火相传——文化遗产筑梦者杰出个人”(2018)、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2020)等荣誉称号。                





闵庆文:农业文化遗产的守望者
  从2005年开始,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副主委、中科院地理资源所资源生态室主任闵庆文带领着团队,在一个几乎被人们遗忘的领域艰苦跋涉。我国古老的农业文化,在他们的努力下成为了被世界认可保护的珍贵遗产,而闵庆文本人,也成为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特别贡献奖”的第一人。
  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深入探讨中,闵庆文向笔者全面展现了他对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工作的构想框架,讲述作为农业文化遗产守望者的心血付出。

undefined


我校79级校友,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副主委、中科院地理资源所资源生态室主任闵庆文



在“被冷落的遗产”上奋斗
  


闵庆文是学农业气象出身,后来师从李文华院士,进行生态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对于农业文化遗产,闵庆文当时并不是很陌生。在读博士期间和毕业不久他曾参与过李文华院士主编的《Agroecological Farming Systems in China》(《中国农业生态耕作系统》)和《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两书的编写工作,这两部著作全面总结了中国生态农业的模式,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参与这两项工作,让闵庆文从更大的、更立体的视角开始审视自己的研究领域,对他后来的选择产生深刻影响。

每每有人问“从气象到生态,再到文化遗产,跨度是不是太大了?”闵庆文总是这样解释:“你们把前面的关键词漏掉了:农业!我是从农业气象到农业生态,再到农业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已经为世人所熟知,那么,怎么评价“农业文化遗产”呢?闵庆文在一次讲座中说,农业文化遗产是一个“被冷落的遗产”。


  闵庆文从2005年开始就一直致力于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工作。2013年,他开始担任北京市人大代表。2018年,他又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几乎每年他都会提出关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建议或提案,并成功地推动了北京市农业文化遗产的普查与申报工作。2014年4月,闵庆文还曾作为特邀专家参加了全国政协文史委组织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专题调研,并参与了调研报告的修改,报告得到国家领导的批示。
  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候年轻的学生们耐不住寂寞,觉得农业文化遗产“太冷门”,闵庆文又要拿出耐心,掰开了揉碎了讲:“大家都说‘农业文化遗产’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倒退50年,提起‘世界遗产’有几个人知道?农业文化遗产在2005年时的水平,也就相当于世界遗产在上世纪60年代的情况,因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公约》,很多方面还不规范。目前是从Project(项目)到Program(计划)的转变阶段,但对于它的发展,我很乐观。
  其实农业文化遗产,在闵庆文那里早已不只是Project。长期跟踪该项目执行的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代表处的戴卫东曾评价说:别人只是在做项目,而闵庆文是在干事业。

农业文化遗产对现在和未来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实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旨在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相关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的保护体系,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与保护,使之成为传统农业系统可持续管理的基础。中国是最早响应并积极参加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国家之一,并在项目执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5年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成为首批保护试点。

闵庆文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保护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可持续的利用。农业文化遗产不仅仅存在于历史,它对于今天,对于现在和未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云南省的哈尼梯田为例——2013年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红河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5处世界遗产。在他看来,哈尼梯田“就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文化遗产”。


   闵庆文介绍,梯田由河谷一直延伸到海拔2000多米的山上,可以到达水稻生长的最高极限,这样培育出来的水稻品种适应性很强。此外,由森林、村庄、梯田、水系构成的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直到今天都很有借鉴意义。


由于梯田属不同农户所有,水资源的分配、牲畜的合作使用、以及森林的保护等多个方面工作,促使农户之间的合作互助变得更加紧密。这又直接影响到了人文社会的发展。四季生产调,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族聚居区,起源时间不晚于唐代,2006年5月20日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农业文化遗产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农业生态系统到复杂的社会系统,闵庆文认为,这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的复合系统。“所以我们要对这些农业文化遗产进行发掘保护,要认识到它们的价值,认识到它们在历史文化上的价值,认识到它们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意义。”
农民增收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如何更好地传承农业文化遗产?

以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作为中国第一个世界农业文化遗产,早在公元9世纪就存在了。这份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农业文化遗产,如何在今天大放光彩?闵庆文认为,这样的技术模式对于其他地方有示范作用,“比如‘稻田养螃蟹’‘稻田养小龙虾’‘稻田养青蛙’‘稻田养鸭’……这种生态循环性的农业,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对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安全的保障,对我们传承农耕文化、体验农事劳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地制宜谋发展,这是闵庆文提出来的思路。农业文化遗产并非要保持原有不动,而是“有创新、有动态”。闵庆文举例,青田县在诸如稻田养鱼的标准化处理、再生稻养鱼技术等新技术方面进行了开发与推广,并且打造了“百千万工程”,即一亩地产100斤鱼、1000斤稻,使得农民的收入有了很大提升。不仅如此,当地利用农业文化遗产品牌,还带动了特色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正成为农业文化遗产地新型的发展模式。

谈到农民增收问题,闵庆文认为,“对于农业农村地区的发展来讲,现在依然要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共同发展的道路。”其次,“要让农业的附加值提高”,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前文提到的“百千万工程”就有效推动了农民增收。同时,因为现代技术的提高,劳动强度在下降,所以要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并增强技术培训。

闵庆文还建议:“鼓励一批城市人带着知识,带着资本到农村。”此外,农村的基础设施也需要改善,“让农村有更好的环境,更好的资源。”


  传统的农耕技术、丰富的传统知识、巧夺天工的生态与文化景观能够历经数千年传承下来,通常是因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道路闭塞,一些现代化技术很难进入。闵庆文带着他的团队深入田野,四处调研,了解当地农民的想法和地方政府的态度,探讨各种保护方案的可行性。有些农业文化遗产试点地闵庆文带着团队去过不下二三十次,同当地的官员和农民“混得极熟”。学生们常常看到地方来京的人,在地理所安静的走廊里和闵庆文大力握手,招呼“闵老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史军超由于“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同闵庆文相熟,在他眼中“闵老师是科研领域的绿林好汉”。这位“好汉”既有科研人员的严谨和执着,又有与当地人打成一片的仗义和洒脱.
 “好汉”也有柔情的一面,比如对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牵挂。


闵庆文说给他触动最深的是贵州从江,那里可以说是中国现有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条件最为艰苦的地方,也是他和他的团队投入人力最多、时间最长、发表学术论文最多的地方。现在从江通了高速公路和铁路,从江香禾、从江香猪、从江柑等名特农产品远销香港特别行政区和珠三角地区,当地收入水平提高了,地方的重视也跟上了。闵庆文更希望看到的是,通过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带动当地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