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知名校友

知名校友

校友荟丨卞赟:从追风者到气象科普博主——我和母校的气象情缘

发布者:孙宝仪发布时间:2020-06-01浏览次数:1207



依稀记得2004年的初秋,父亲把我送到南信大的老校门,也就是南京气象学院二代校门前,淡淡地说了句:“这儿你都熟悉,自己去吧!”从那一刻起,我童年的梦想开始真正照进我的现实。


为什么熟悉?这得从我的母亲说起。我的母亲是南气院1978级气候专业的校友。我的童年时代,家里少不了气象方面的书籍。对于当时还年幼的我来说,专业术语、复杂的方程晦涩难懂,因此一本泛黄的《看图识天气》成了我最爱翻阅的“小画书”。这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三族十属29类云,我总爱反复对比,与小伙伴交流,小小的我对天空充满了想象和憧憬。


更有意思的是,我读小学时,在气象局工作的父母工作忙,寒暑假只能把我丢在南气院的老师家里,请他们帮忙照看。两位老师,一位教体育,一位教高等数学,这对我来说,实在是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之一。在大学校园里长大的我,玩得好,学得棒,不仅很早就有了数理思维,还练出一副好身板,篮球、短跑、游泳、旱冰、乒乓球等等,几乎样样都在行,每天都能玩到筋疲力尽,非常开心。


2004年高考前,遇到了一件让我下定决心的事。当时正值美国科幻大片《后天》上映,为了缓解大考前的紧张,我去看了看,彻底被电影中气象学家客观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他们对人类未来的责任、担当所征服,气象梦被完全点燃。在填报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被誉为“中国气象人才摇篮”“气象界黄埔军校”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我骨子里觉得这里才是我的精神殿堂。


当跨入校门后,我才体会到,自己之前只是兴趣和爱好,离真正的中国气象人还差很远。记得刚入学时,我和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经常约球瞎玩、谈天侃地,心思难以专注在学习上。


课堂下的好“动”与课堂上的好“静”(被同学偷拍)


但在一个深秋的雨夜,当我从尚贤楼和明德楼之间走过时,我看到无数的学生在教室里安静地自习,他们那么专注、认真、心无旁骛,似乎此刻只有科学知识能够吸引他们。那一刻,我似乎被眼前的场景“击中”了,内心深感羞愧,觉得自己在大学里荒废青春,对不起母校这么好的学习氛围,竟然连自己的人生方向都不知道。


大学时主题班会发言


从此之后,我决定好好学习,至少尽我所能,获取更多的气象知识,为实现自己的“气象梦”而努力。


大学四年最幸运的是,我遇到了美丽、亲和、正直、细心的班主任张仙玲老师。我骨子里是一个调皮的学生,正是在张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在学习、生活方面才逐渐步入正轨。


记得大二时打篮球,我为了炫耀球技,把左前臂摔断了,躺在医院病床上,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张老师第一时间打来电话嘘寒问暖,给我安慰和鼓励,还和我交流很多人生话题,勉励我积极面对这次人生挫折,让我很快走出了心灵困境。


大学时参加篮球赛


2008年从母校毕业后,我进入中国气象局工作。其间,遇到过无数困难和困惑,但因内心足够强大,所有困难在我面前都一一化作浮云。


记得刚来北京工作时,我一直住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出租屋,工作中有很多东西也不会,还常被人当作笑柄。但这些困难不会也没有阻挡我成长为一名优秀气象工作者的脚步。很多个夜里,我把办公室当家,学习、琢磨气象传媒的相关内容,渐渐地我明白:让自己特长和兴趣回归母校校风“追求真理、自强不息”所强调的教育宗旨,并将它扩大为对全社会有益的气象教育,即我理想中的“气象科普”。


20世纪5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气象部门早就开始了“追风”,用影像记录台风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向公众展现台风的危害,并为科研提供参考。2001年,我国有了第一个追风小组。进入中国气象局之初,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天气预报员。后来,我误打误撞成为了“中国追风小组”的一员。从2009年的“莫拉克”到2013年的“菲特”,每当强台风登陆,我便和同事背着摄像机迎风而上。


台风直播现场


当我加入追风小组时,该小组已升级为灾害天气报道小组,除了追台风,也追沙尘暴、泥石流等。工作的危险性可想而知,但我没有丝毫退缩。


我曾亲身经历过时速39m/s的风。风力等级表上,最大级别的风是12级,风速为32.6m/s,十分少见,而39m/s的风已达到13级。当时,我被吹得紧贴在一堵墙上,勉强站稳后,我拿着测风仪伸出墙外,测到了当时的风速。回来后感叹,自己没被吹跑已是万幸。


我也追过因破坏力太强而被除名的台风“菲特”。2013年10月,强台风“菲特”在福建最北端登陆。追风小组一路追寻台风的脚步。在浙江温州苍南县,我正在直播,一块铁皮从前方飞来,我下意识地将摄像师推开,铁皮径直劈到身后的树上,直接插在了直径约40厘米的树上……这些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时刻让我深深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只有普及气象知识,让公众更加深刻地了解灾害天气,才能更好地防灾减灾。


在中国气象局官方微博作台风直播


如今,我在中国气象局主要参与气象科普工作。除了在官方新媒体平台向全社会传递气象资讯外,也通过个人微博与公众“聊天”。


一开始,我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追风经历,随着粉丝量与日俱增,我渐渐当起了气象界的“十万个为什么”,为粉丝们解答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关于气象的问题。在灾害现场的经历让我的科普内容更加鲜活,更加接地气。


在微博上,我是个爱“刷屏”的活跃分子。我把微博当朋友圈在做,当我吐槽、搞笑、分享日常心情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联系到气象话题上来。我感觉,如果正经八百地做科普,会让人有距离感,通过聊天的方式,把科普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大家反而更容易接受。多年来,我一直有个心愿:希望自己的一点点力量,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更好地认识气象,让大家前进的脚步不会被天气所羁绊。


我读本科的时候,因为对新闻感兴趣,有幸加入了校报记者团。母校党委宣传部的老师们给予我很多写作指导,特别是如何观察社会,观察身边发生的事,寻找公众感兴趣的新闻点,这让我的思维能力和观察社会的视角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学习了很多新闻采访的知识和技能,也发表了很多新闻作品。在记者团无数次的采写经历,使我得到了多方面历练,为如今在气象部门从事气象宣传科普和今后坚定做好微博科普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回头看,我从事气象科普工作,还得感恩母校老师的培养。幸运的是,我研究生阶段跟着母校的智协飞教授学习气象科普。作为“天气在线”的联合创始人之一,智协飞教授在德国留学期间就已经在气象科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的教导让我受益匪浅。智老师是一个治学极其严谨的人,他不仅关注我的学业,还总是帮我排查、分析细小的误差,他常勉励我:学习就和做人一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小的错误往往酿成大问题,必须思考周全,小心谨慎,善始善终,才能成事。


其实,在做气象微博科普的过程中,无数次我想要放弃,但是都咬牙努力坚持,默默告诉自己:一定要把这个事业做好,即使没有人来看,我也不能草率应付,而是用心书写内容,找到与读者的共鸣之处。我渐渐地发现,在微博上与生活有关的不经意的科普其实非常高效,能拉进我和“粉丝”的距离。于是,科普圈里著名的博主诞生了。



两年前,同样的内容,阅读量仅仅2千多点,庆幸我没有被现实击倒,随后,日复一日的坚持让现在一条微博的点击量能够轻松实现“5万+”,这是典型的量变引发质变,也是坚持把一件事做好的结果。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无数朋友的帮助,我在微博上做出了一点点小成绩,目前@天师-卡赞 拥有250万+的粉丝,月阅读量3万+,每天都会有很多新朋友来关注我,加入气象科普的世界。




2019年11月23日,我受邀回母校参加南信大“传承者”分享会,与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从事气象科普的点滴心得,赢得了更多年轻学子的共鸣。


在母校“传承者”分享会上演讲


在我的气象世界里,没有深奥的科学原理,更多的是在生活点滴中,与社会大众轻松交流着最浅显的气象知识。我很开心,还能感受到小伙伴们都挺需要我。工作之余,自己做一件事,在给大家带来快乐、正能量的同时,或多或少还能提升一下公众对气象科学的认知水平,让世界更美好,我感觉自己做得很值。


回顾过去的三十余载,几乎生命中的每一刻,母校都在给予我营养,赐予我力量,让我的羽翼更加丰满。在母校建校60华诞之际,如果让我来表达,我只想说,我爱母校,爱得这么深沉……


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科普分会场上作主题演讲


感恩母校带给我的青春、激荡、知识、理想、积淀、视野……

祝福誉满全球的母校,未来更精彩!!




作者简介:

卞赟,中国气象局高级工程师、中国追风小组原核心成员、知名气象科学科普博主,微博:@天师-卡赞,粉丝250多万。2004年9月—2008年6月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学士学位;2010年9月—2016年6月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在职攻读气象学(数值预报方向)硕士研究生,获气象学硕士学位。


上一篇:下一篇: